近日,关于素食与荤食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对比研究引发广泛关注,也同样引起了建美膳食疗养团队的注意,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膳食模式与长寿之间的潜在联系,为大众健康饮食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2021年5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心血管与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2021年欧洲肥胖大会(ECO)上以电子海报的形式公布了一项对17.8万名参与者进行的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在评估血液和尿液中生物标志物水平之前,参与者需素食或肉食至少5年。
结果显示,素食者比肉食者具有更健康的生物标志物,而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以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研究人员发现,素食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比肉食者低21%和16.4%,而其他一些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提示炎症或肝细胞损伤等多种有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也较肉食者更低。不过,并非所有的有益生物标志物都是在素食者中更高,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以及与骨骼和关节健康有关的维生素D和钙在素食者中更低,而甘油三酯和胱抑素-C两种被认为有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则在素食者中更高。但总体上而言,素食者生物标志物更加健康。

然而,研究也发现,素食者如果饮食搭配不合理,容易出现营养缺乏问题。维生素B12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长期素食者如果不额外补充,极易缺乏维生素B12,这可能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问题。同时膳食疗养师也指出,植物性食物中的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率相对较低,素食者也需注意这些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荤食组在蛋白质、维生素B12、血红素铁和锌等营养素的获取上更为容易,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肌肉质量、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但膳食疗养师提醒大家注意:过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会使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
建美膳食疗养团队表示,单纯的素食或荤食都并非绝对的健康或不健康,关键在于膳食模式的均衡与多样性。无论是选择素食还是荤食,都应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控制盐、油和糖的摄入量。

对于希望通过饮食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的人群,建美膳食疗养的健康指导师建议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营养需求进行饮食规划。例如,运动员、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由于营养需求的特殊性,更需要在建美膳食团队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定饮食方案。
这项研究为人们在饮食选择上提供了科学参考,提醒大众摒弃极端的饮食观念,以科学、均衡的膳食模式为基础,结合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健康,实现长寿的目标。未来,建美膳食疗养团队也将继续深入研究不同膳食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为进一步为膳食调理及指导服务提供更多依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