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联播-最专业的新闻资讯平台

中国新闻联播

青少年非遗武术夏令营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3-07-27 15:28  阅读量:14627   会员投稿

为了丰富暑期青少年活动,增加对于石景山区非遗武术类项目的了解,学习武术文化、感受武学门规和武术精神,石景山非遗中心开展“非遗武术夏令营”活动7场,累计观看人数858人。在手、眼、身、法、步里探寻,在传承整齐、精气神儿中坚守,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同时由各武术非遗传承人进行武术拳法和招式的教学,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好锻炼。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开展“2022年青少年非遗武术”云端夏令营活动。

通背拳是北京市市级非遗项目。通背拳又称“通臂拳”, 在清末民初年间盛行,是战国时期鬼谷子所创。石景山通背拳源自传统的祁家通背。由于旧时石景山区是京西古道上的咽喉要道,百姓多从事运输行业,为保货物安全,习武练拳之风盛行,人称“京西把式窝”。 杨书洪老师是通背拳第六代传承人,创编了 “12路行桩”及 “通背九式”,并参加市、区大型文化活动和对外交流演出。

历史上的通臂拳流派很多,大都同源同宗。主要有:五行通背又称祁家通臂、白猿通臂等。通背拳在清末民初年间盛行流传。

石景山通背拳源自于传统的祁家通背。

石景山有着浓厚的武术传统,习武练拳之风盛行,尤其是通背拳,人称“京西把式窝”。历史上出现过像张策、陈庆等武坛人物。张策生于1866年,因经常穿着每只20几斤的铁鞋练功,故被武术界誉为“臂圣”、“ 铁鞋”。

历代通背拳除了师承,秘不外传,直到张策才打破封闭保守的门户之见,无论贵贱,广收门徒,设馆授艺,徒弟有马熙春等。马熙春老师经常随师比武打擂。杨书洪老师(1944年生人,现年77岁)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是通背拳第六代传承人,他1964年拜马熙春为师。多年来,他创编了适合青少年训练的“12路行桩”以及适合中老年训练的“通背九式”等,并记录成册。

通背拳不仅在石景山社区、学校传承推广,并且在驻区部队中进行传承普及,并作为石景山区非遗项目参加市、区大型文化活动和对外交流演出。

尚氏形意拳是石景山区级非遗项目。尚氏形意拳脱胎于最初的心意六合拳。它是由清末山东乐陵人尚云祥在师承的基础上独创,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尚云祥身材短小,练功方式是在水里或泥里“趟着走”“ 趟泥步”,号称“铁脚佛”。他继承并传留了 “趟劲”’特长,体现了“脚打七分”的特殊技法。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共为六合一体,突出了一个“整”字,形意拳就是一种魂魄兼修的拳种。尚氏形意拳是以锻炼内在的精、气、神、意、劲为宗旨。

从尚云祥到目前共传承四代。第四代传人袁宝海现在是国家一级教练、国家一级裁判、国家一级社会辅导员,他多年来在石景山、丰台等地开办培训班,并参加各种国际、国内比赛、展演。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吐槽

发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友情链接

财经科技教育健康房产汽车旅游娱乐时尚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1中国新闻联播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08132402号-1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刊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所刊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及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亦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