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联播-最专业的新闻资讯平台

中国新闻联播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来源:中国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5-08-24 15:13  阅读量:19025   会员投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5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赴林海·智赋青山”社会实践团深入大兴安岭地区,在加格达奇、塔河、漠河等地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林海,以专业的视角探寻林区发展之道,在2000余公里的行程中,为林区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贡献着青春智慧。

一、防线筑牢:科技人力共守绿色长城

在加格达奇林业局的东风林场与翠峰林场,实践团直击森林防火第一线。东风林场51325.38公顷林地被划分为110个林班,护林员们常年驻守在200公里林海防线上,以春防检修、夏防值守的坚守在简朴营房里书写热忱。这里“科技+人力”的森林防火体系已然成熟,森林防火地形图与GPS定位系统精准联动,3座瞭望塔与25人专业扑火队协同构筑起森林安全的坚固长城。

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操作风力灭火机、练习二号工具“一打一撇”的动作,在轰鸣与操作间,深切体会到护林人筑牢森林安全防线的决心与奉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1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2

在翠峰林场,实践团看到了林业发展的时代变迁,从开发时期的老旧机械到如今的无人机巡护等智能监测系统,三代林业人完成了从采伐到养护再到守护的使命接力。37瞭望塔的168级台阶,见证了瞭望员徐树民22年的守护历程。他独创的“交叉瞭望定位法”,使负责区域22年无重大火灾。即便曾错过父亲临终陪伴、缺席女儿生日,他仍坚守“守好林子比啥都重要”、舍小家为大家,其精神深深触动了实践团成员。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3

二、科技深耕:智赋林下经济焕活生机

从林场的坚守转向产业创新,实践团在塔河探寻到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之路。在塔河县林业和草原局的交流中,局长孟宪刚详细介绍了当地寒地桦树汁、蓝靛果、猴头菇及白鲜皮四大核心产业,勾勒出塔河林下经济的鲜活图景。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4

实地走访中,三个特色产业基地的创新发展模式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大兴安岭地区野生食品行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益康食品,其桦树汁生产基地配备全自动生产线,通过低温杀菌工艺完整保留天然活性成分,年可采集量高达8000吨;大兴安岭天锦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现代化猴头菇、榆黄蘑等菌菇种植基地运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使生长周期缩短的同时提升品质,年产鲜菇达476吨且涵盖30余种品类;二十二站林场蓝靛果示范区种植的“浆果之王”,花青素含量达蓝莓的6倍,2000亩标准化基地的亩产效益超传统作物3倍以上。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5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6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7

东北林业大学与塔河县共建的“生态文明号科技小院”,正以科技为泉浇灌产业活力。小型林间运输摩托车穿梭窄路,大型履带式运输车突破复杂地形,彻底打通从采集点到加工区的“最后一公里”。团队成员亲身体验这些机械时,引擎的轻微震动里藏着林业机械化跃升的答案。小院聚焦桦树汁产业痛点,已实现“采—运—储—加”链条初步突破,下一步将攻关自动钻孔装备推进全链条智能化。作为“政产学研用”融合体,30余名师生扎根林区,研发8台林业装备,把“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模式将课堂搬入山林,让学术智慧化作产业升级动能,拓宽生态与产业融合之路。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8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9

三、两业共生:生态产业交融绽放极寒价值

实践团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漠河林场母树林路线调研,深切感受到林下经济与旅游业“两业并举”的蓬勃活力,见证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10

漠河林场以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指引,在母树林下靠林下经济走生态经济协同路,野生蓝莓、蔓越莓等特色作物与木耳、灵芝等规模化种植相得益彰,金莲花、蒲公英等深加工产品畅销市场,既守护了森林资源,又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为“两业并举”筑牢生态根基。北极村依托“最北”地域特色,将“北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冰雕技艺创新、“找北”特色活动及主题文创产品迭代,让旅游业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核心引擎。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11

当地民宿经济的崛起成为“两业交织”的生动注脚。史瑞娟经营的“最北民宿”雪人木屋,将林区风情与现代旅居需求巧妙结合,外墙装饰驯鹿雕塑与极光壁画,内部陈设林下特产伴手礼,通过民宿文化特产融合模式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赴大兴安岭:青春赋能林区发展 共探坚守与新生之路

图片12

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护林造林并重”重要指示指引下,漠河以北极村为样板,稳步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让林下经济与旅游业在交融中绽放持久活力。

此次东北林业大学“青赴林海·智赋青山”实践团的大兴安岭之旅,既是对林区生态发展的深入调研,更是青春担当的生动实践。成员们在实践中读懂了护林人的坚守,看见科技赋能的力量,更明确了青年责任。这场跨越林海的青春实践,将化作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星火,让绿色长城永不褪色。每寸林海、每件老物、每个身影都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这份绿色与红色交织的记忆,终将激励更多人守护绿水青山,让大兴安岭的明天更加繁茂。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吐槽

发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友情链接

财经科技教育健康房产汽车旅游娱乐时尚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1中国新闻联播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08132402号-1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刊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所刊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及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亦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